當我們在空調房內品嘗著鮮美的西瓜之時,很多人因為大快朵頤而不注意節制,由于吃的太多而拉肚子,當然了這種痛苦的幸福是古代人所享受不到的,古代人的生活我們今天的人看來多多少少有些遙遠,他們夏天都在干嘛呢?他們像影視劇當中那樣衣著端莊正兒八經嗎?在炎熱的夏天也是這樣的嗎?唐朝時期的壁畫帶我們大開眼界。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盛產絲綢,而那些王公貴族們也不可能會穿什么粗布衣服,中國古代禮法很是嚴格,如果衣裝不整是要受到重罰的,那么炎熱的夏天的話人們也不可能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他們在衣服穿著上又會有怎么樣的樣式呢?
我國在1972年到1974年對馬王堆漢墓進行了3次考古發掘,從墓葬當中出土了非常多的珍貴文物,其中素紗禪衣僅僅只重49克??梢姽湃说囊路呛茌p的,這樣輕薄的衣服才能夠在夏天保障合身的同時又不觸犯禮儀。
在敦煌的壁畫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壁畫中的美女穿著著“半袖”,手臂上纏繞著用紗制作而成的繞臂,十分的美麗,她們的頭飾也十分的講究,不同的人梳理著不同的發型。而且有的女子的穿著一點都不保守,不僅時髦而且很是涼爽,有的人還露出了手臂還有大腿。
這和我們的一般印象完全的相左,在《孟姜女哭長城》中孟姜女可是因為手臂被人給看到了然后才嫁給了杞梁,這些女子的穿著打破了這一印象,那么古人是否又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開放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事實是這樣的穿著只能在家中且還是沒有客人的時候才被允許,可以說古人并不迂腐和保守,相反很知道變通。
古代的文人們不僅喜歡流連于歌舞場所,還喜歡到處游山玩水,而在這些地方就不用那么的顧忌穿著了,而且許多修仙問道之人還會將自己自制的一些東西也帶去,《唐才子傳》中描述白居易:公好神仙,自制飛云履,焚香振足,如撥煙霧,冉冉生云。這種自制冒煙鞋看起來就有種中二的感覺,讓人覺得大詩人原來也會有這樣的時刻啊。
再就是謝靈運發明的謝公屐了,也就是人們現在時常穿的休閑鞋,很多人以為這是日本人的發明,但其實是東晉謝靈運的杰作,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就寫道:“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想必李白穿著謝公屐爬山很是爽快吧。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這個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王朝以其開放的姿態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唐太宗李世民以其不世出的天才整頓了吏治,恢復了生產并且在軍事上大力拓展,將唐朝的影響遠播四海。甚至出現了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壯舉。
也由于唐王朝是如此的強盛,所以周邊的少數民族的首領紛紛稱呼李世民為“天可汗”,這一時期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高峰時期,李唐王朝雖然信奉道教,并且將老子李耳尊為先祖,然而這一時期也是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唐王朝的很多官員都信奉佛教,王維的詩就很有禪理。
敦煌壁畫也是在宣揚佛教的基礎之上開始創作完成的,壁畫雖然是取材于佛教的經典,但也是從現實生活當中提煉出適合的元素,比如服飾就有著強烈的融合色彩,也正是因為唐朝開放的態度,所以壁畫的內容也是千姿百態,那些高僧,佛教事跡都有著生動的描繪。
中國古代雖然講求禮法,但是古人的思想并不是僵化的。不僅僅在穿著打扮上不保守,而且還創建了冰窖用來儲存冰塊,這些東西到了炎熱的夏天就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我想我們對于傳統文化了解的還是太少了,總是會憑感覺就對以前的事物進行一些臆斷,這樣不可取,隔壁日本對于他們的文化宣傳做的是風生水起,我想我們也應該重新拾起我們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