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國家大劇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首次聯合主辦的“不忘來時路 永遠跟黨走——講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主題展在國家大劇院東展覽廳拉開帷幕。云南省博物館作為本次展覽的協辦單位,有聶耳《義勇軍進行曲》手稿影像和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義勇軍進行曲》參展。本次展覽已被納入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21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宣傳月活動,展覽將持續至8月2日。
展覽緊緊圍繞獻禮建黨百年,通過“中國共產黨創建和投身大革命洪流”“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全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四個部分,21組革命文物及其蘊含的故事為展示重點,形成前后呼應、有機互動的文物線、故事線和黨史線,讓歷史的語言、革命文物見證闡釋“不忘來時路、永遠跟黨走”的初心使命。
聶耳《義勇軍進行曲》手稿圖片來自1935年12月31日東京聶耳紀念會編輯出版的《聶耳紀念文集》。此書中除了有聶耳工作和生活的照片,聶耳在日本的房東關于聶耳遇難情形的記述,還刊載了聶耳音樂作品《走出攝影場》、《義勇軍進行曲》手稿。這也是唯一留存下來的聶耳《義勇軍進行曲》手稿影像。
《義勇軍進行曲》,是田漢以青年流亡學生流落上海,最終投身抗戰第一線為題材,編寫完成的電影劇本《風云兒女》的主題歌。1935年2月,田漢在完成劇本后不久被捕了。聶耳聽到田漢被捕的消息后,主動請纓為《風云兒女》的主題歌作曲,經過兩個多月的醞釀、構思,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初稿,《義勇軍進行曲》正式定稿是1935年4月15日到達東京后的半個多月才完成的。